中国国内知名电影人雷佳音、知名演员和制片人赵涛受邀担任今年“一带一路”电影周推广大使。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供图
中新网上海6月10日电 (李佳佳 李秋莹)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单元,2023“一带一路”电影周10日正式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启动。今年电影周将重迎外宾,中外影人再聚申城,回顾与呈现十年来上海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人文交流取得的丰硕成果。同时寻求、培育国际电影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机会,在上海这座“心向城市”开启“一带一路”电影交流合作新篇章。
2023年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周年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电影周举办五周年。今年,“一带一路”电影周展映活动将展现各国缤纷的文化、多元的文明,20部优秀新影片将与观众见面,展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风土人情,在电影文化的交流互鉴中体会世间百态,让每一位观众感受文化的碰撞、艺术的回味与心灵的共鸣。中国国内知名电影人雷佳音、知名演员和制片人赵涛受邀担任今年“一带一路”电影周推广大使。
本届电影周紧扣“积极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”这一重要发展战略,进一步加强产业引领与产业驱动作用,将举办影视科技创新峰会、科幻影视论坛、虚拟制作峰会和影视拍摄48小时挑战赛等系列活动,利用电影节品牌资源与浦东、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产业资源有机融合,以该活动为契机,为度假区后续的影视项目孵化、影视人才引进、影视产业闭环、影视工业链升级做铺垫,并以此创新型特色活动为抓手,融合度假区影视产业发展规划,引入青年影视人才及其工作室在度假区落户,形成产业集群。
自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发起成立“一带一路”电影节联盟、创办“一带一路”电影周以来,历经五年的发展,“一带一路”电影节联盟逐渐壮大,“一带一路”电影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电影人参加,“一带一路”电影巡展机制为推动中国电影“走出去”取得了积极成效,一大批优秀中国影片持续通过上影节“一带一路”电影巡展机制亮相世界各国的电影节。
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也持续动态调整影视产业专项资金政策,对涉及“一带一路”主题和国家的影视相关项目,精准高效提供支持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将聚焦影视数字制作,以高科技为引领打造“浦东国际影视产业园”的核心竞争力,推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影视制作领域的深度应用,推动影像技术应用软件的自主研发和推广,共建全新影视大数据生态体系。(完)
15秒前
品玩6月10日讯,据36氪报道,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元宇宙体验路演中心电影海报展中特别增设的AIGC海报创作单元,经过16天的征集,共收到586张AIGC海报作品。经专业评审会评审,有36张优质AIGC电影海报作品在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元宇宙体验路演中心中展示。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表示,“AI的效率在于其确定性,人脑的魅力在于其创造性,内容产业需要确定性来降本提效,更需要创造性来探寻远方。”
1分钟前
2分钟前
1小时前
1小时前
深燃(shenrancaijing)原创
作者 | 王璐
编辑 | 李秋涵
“《变形金刚:超能勇士崛起》(以下简称《变形金刚7》)上线了,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?”一位网友发出疑问。他算是变粉(指变形金刚粉丝),曾为买一个同款玩具,在百货大楼挤破头,该系列影片一上线,他就会去看首日零点场,但这次,他都没注意到片子已经上线的消息。
变形金刚这个IP,是有受众基础的,国内市场曾对这部片子很买账。2007年-2019年,6部《变形金刚》电影在国内总共揽下了64亿票房。
阔别5年归来,就内容本身,《变形金刚7》还是得到了一些粉丝和路人的认可。
第七部变化不小,将人情味和“卖拷贝味儿”(注:因为该系列最开始的迈克尔·贝导演喜欢做冲着票房去的大制作,爆炸戏很多,所以国内观众也叫他“卖拷贝”)做结合,既有视觉冲击力,变形金刚也很招人喜欢,不是一群只会打架的外星人。“这一次变形金刚是懂我们的!”几乎把所有变形金刚都收集齐全的资深粉丝杜杜表示。这种改变也让一些非粉丝觉得友好,基本没有观看门槛,一位小朋友和宝妈表示,“故事看懂了,很有趣。”
但从结果来看,除忠实粉丝外,《变形金刚7》的关注度并不高。
票房不及预期是一个体现。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,首日票房7523.3万元,这个数字不及《速度与激情10》,猫眼给《变形金刚7》的内地总票房预测刚超6亿,也不及《速度与激情10》的9亿。对比在内地最受欢迎的《变形金刚4》超19亿元的票房,两者差了2倍还多,而被骂得最狠的《变形金刚5》,内地票房也有15.5亿元。
口碑上来了,除了粉丝之外,还得到了一些路人的肯定,但票房表现一般,甚至有在这一IP中垫底的危险,这是为什么?
(以下内容含轻微剧透)
《变形金刚7》,叫好不叫座?
《变形金刚7》属于这一IP的前传,讲的是反派“宇宙大帝”试图统治整个宇宙,以擎天柱为首的汽车人和巨无霸团队组成盟友,和宇宙大帝及其得力干将恐惧兽“天灾”苦战的故事。
“质量不错,”不止一位资深影迷表示,甚至还有人给出了高评价,“超《变形金刚5》一个层次,是第一部后各方面综合表现最好的一部。”也有普通观众表示喜欢这部片子。
最开始观众喜欢《变形金刚》,一部分是冲着童年情怀,一部分是冲着视效冲击。这一次《变形金刚7》将人情味和卖拷贝味儿做结合,收获了一些观众好评。
目前网友好评的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。
几部作品下来,虽然变形金刚一直是影片主角,占据很大篇幅,但很多时候真人男女主才是拯救世界或地球的真正发起者,是故事起承转合的重要推动者,这让很多观众不太满意,而《变形金刚7》做到了以变形金刚为主角。
这不是靠简单的时长来定义的,而是体现在内核上。片中,两大变形金刚首领联手戏份较多,没有人类反派,它们和人类一起对抗恐惧兽天灾和宇宙大帝,变形金刚成绝对C位,这让粉丝看得非常舒服。
还有一部分观众被新变形金刚人物“幻影”吸引。“不仅只有大黄蜂会耍宝,幻影甚至比大黄蜂还逗。”一位观众表示,自己全程被幻影逗笑,“它说出‘哥们’‘一言既出驷车难追’,甚至还会和人聊八卦时,简直神了。”
幻影与男主撞拳 来源 / 官方剧照
此外,真人部分也变得更流畅了,编剧没有因为讲好故事而拉长真人部分的时长,而是让这些人物干实事。比如开篇勾连起汽车人、宇宙大帝的半块钥匙,便是女主发现的,交代完男主偷车由头是因为家庭窘迫后,立刻牵出了汽车人“幻影”,男女主间也没有任何情爱戏份,他们一出现便是寻找钥匙解决危机。
相比之下,对影片不满意的声音也有,有观众认为剧情存在问题,比如主角动机禁不住推敲;有人对导演和特效公司不满,认为不如迈克尔·贝的功力,画面也有些失真;还有人遗憾巨无霸出现的时长太短......
不过较为一致的意见是,《变形金刚7》比起这系列里最拉跨的《变形金刚5》,有了不小进步,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,没有太高门槛,也很照顾新人群体。
因此,很多观众将《变形金刚7》与近期上线的《速度与激情10》对比,同为好莱坞大片,同是活了好几季的作品,但预测总票房,两者在内地有不小差距。《速度与激情10》是9.6亿元,而《变形金刚7》是6.06亿元。即便和这个系列本身对比,它也是落后的,《变形金刚5》的首日票房便达到了2.89亿元。
一位院线经理表示,“由于上映第一天是工作日,来的观众并不多,要么是年纪不大的粉丝,要么是父亲带着小孩来看。”但他能感受到这一IP在衰落,路人不怎么看,“零点场的人是一季比一季少了。”
崩坏过的变形金刚,不好救
对于《变形金刚7》的低票房开场,深燃询问了路人、粉丝、影院,答案几乎一致,“冷是必然的”。主要原因有二,一是受大环境影响,国内市场票房较冷,好莱坞大片接连失灵,而《变形金刚7》上线前也没有多少讨论度;二是自身因素,这一IP被“速食”得很厉害。
算上《大黄蜂》,目前《变形金刚》这一IP在16年来已经有7部影片,相比《速度与激情》的开发速度,属于小巫见大巫,但票房和口碑更早的经历了波峰和低谷。
1984年,美国玩具公司孩之宝看上了日本一家有变形功能的玩具,于是与其合作,推出了系列变形玩具,为了宣传玩具,孩之宝和漫威合作制作了变形金刚的漫画,也制作了三集动画片,结果该片一度成为当时收视率最高的动画,续集自然也就跟上了。1988年,《变形金刚》动画片进入中国,立刻掀起变形金刚热。
2007年,《变形金刚》第一部电影上映,由于动画片积累的粉丝,搭配有名的商业大片导演迈克尔·贝,再加上上映前机器人造型引发争议,各路声音一起涌入,直接让影片在上映前赚足了眼球。结果剧情给力、画面震撼,还点燃了不少观众的汽车梦,《变形金刚》IP被推上神坛。一位粉丝回忆,“影片播出后,商场里售卖玩具的货架前,多出了很多人,变形金刚变得更抢手了。”
最终这部片子在国内获得了2.81亿元的票房,登上2007年票房冠军的宝座,是最典型的爆米花电影。当时《哈利波特5》《蜘蛛侠3》在国内票房不过1.45亿元、1.5亿元。
但《变形金刚2》,就成了第30届“金酸莓奖”最差影片。问题发生在故事上,很多观众表示没看懂片子讲了什么。同时也有客观因素,当时遇到了好莱坞编剧大罢工,开拍时,作为导演的迈克尔·贝只拿到了14页的故事梗概。
紧接着,《变形金刚3》又入围了金酸莓奖,外界也不能为迈克尔·贝再找借口了,问题就出在他最引以为傲的视效上。片子过于沉迷于炫技,过度堆砌打斗场面,让很多观众开始有了审美疲劳。一位粉丝评价,“《变形金刚3》画面更宏大了,但观影后的感觉是空虚。”
不过,这没有影响这一IP的吸金能力,特别是对于一部分中国观众来说,视效带来的强冲击力可以忽略剧情上的Bug。《变形金刚3》的内地票房也从第2部的5600多万美金,直接涨到了1.5亿美金。
也是从那时起,《变形金刚3》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国市场。《变形金刚4》将故事发生地搬到香港,一批中式面孔出现在电影中,李冰冰更是担纲过重要角色。好处是显而易见的,内地成为《变形金刚》的主要市场,第四部斩获了2.78亿美元内地票房,超过了北美。但因为一片狂轰滥炸的视效和伊利等国内品牌大肆植入,影片口碑直线下滑,豆瓣评分从第三部的7.2跌到了第四部的6.7。
《变形金刚》海报
其实从第二部开始,《变形金刚》已经出现了问题,只不过并不明显,加上票房表现也一直不错,很难让人去反思些什么。到了第五部,《变形金刚》直接摔了跟头,口碑票房双双下滑。
第五部到底多离谱?真人、擎天柱等每条重要的线索都只开了个头,场景也是从古代战场到二战希特勒,从外太空再到英伦岛,观众被绕得云里雾里,一位网友吐槽,人物线不明所以,黑化洗白一句话说清,鼓舞士气也靠嘴炮,自己第一次看动作科幻电影多次睡着。
一部电影的好坏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争议,但“《变形金刚5》把这一IP玩死了”,几乎都快成了共识。粉丝漫港湾如此评价,“第四部多少还有可圈可点之处,甚至疯狂植入广告都能忍,但5没有半点可夸,凭借一己之力将这一IP搞到半死。”
就这样,变形金刚走向了没落。2018年第六部《大黄蜂》上映,画面在线,也会讲故事了,豆瓣口碑上涨到了7.0,接近第三部的7.2,但依然没能把大家的观影热情挽救回来,内地票房相比第五部还少了近4亿元。
“前三部整体性强,但口碑逐渐下滑,第四部亮点和槽点并存,第五部完全灾难。第六部《大黄蜂》的重启开辟新故事,但热度不及以往。现在第七部刚上映,整体口碑有回升但也趋向两极化。”漫港湾总结。
《变形金刚》为什么失灵?
作为IP,《变形金刚》本可以走得更远,败在了没能抵住金钱的诱惑上。
从一开始,它就不是从内容出发的电影,而是为了卖变形金刚玩具,才盯上了电影这一形式,结果第一部火了,于是做好几部。根据粉丝反馈,一路上,制片方其实并不知道粉丝要什么,也不知道市场要什么。为了做新故事,只能不断往里塞变形金刚。
所以从一开始,这一IP就缺乏系列规划。
在IP系列电影中,庞杂的人物关系和错乱的时间线,本就容易将很多普通观众拦在电影院门外,《变形金刚》系列就更乱了,有粉丝表示,他们也很难缕清楚每一部的联系,甚至连官方都给不了答案,因为这是一部完全由金钱推着走的系列电影,没有前期规划。
一个重要的体现是,“霸天虎等主要反派在第三部的时候都死了,后面的续集要想讲下去,只能不停复活大反派威震天,但很多经典角色因为写死了,又无法轻易回归。”漫港湾吐槽。
导演迈克尔·贝自己也曾坦白,“我拍太多了,制片人史蒂文·斯皮尔伯格曾跟我说:‘拍到第三集就好。’当下我跟他说我会收手。可是电影公司来哀求我拍第四集,偏偏这集又卖了10亿美金。当时我决定不再拍了,结果他们又来苦苦哀求我再拍一集。我实在应该停手的,但拍拍也挺有趣的。”
《变形金刚:超能勇士崛起》剧照
他选择把重心一直放在视效上。没人能否定《变形金刚》的视效,不少喜欢看好莱坞大片的粉丝表示,这一IP始终排在好莱坞大片的第一梯队,画面很强但不节制,观众很难跟随剧情激动起来,甚至产生疲惫感,“只能看到钱在燃烧,却没有效果。”
现在,和很多好莱坞大片一样,《变形金刚》还是在靠情怀。
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,在该片的想看人数中,男性用户占比为56.8%。虽然20岁-24岁依然是观影主力军,但该片在30-34岁的年龄占比上,高于《蜘蛛侠:纵横宇宙》《速度与激情10》。一位粉丝去了首日零点场,据他回忆,影院内一部分坐着男性粉丝,他们很多都是带着玩具去的,一部分是男孩带着女朋友去的。
“对很多80后来说,变形金刚是情怀,是小时候最想得到的玩具,当时谁手里有一个变形金刚是非常了不起的”,有粉丝表示,“如今看这部片子的,要么是机械爱好者,要么是圆小时候的情怀”。
经历了几部作品的曲折后,《变形金刚》已经变成了一部粉丝向的爆米花电影。杜杜表示,即便每一部上映时,他们都会准时跑到电影院看,但每次都会问自己:这部要看什么?“机器人还能有哪些创新呢?它在大家的预设范围之内。”
他如此形容变形金刚,就像去饭店的必点菜,一定会点,但每次菜的发挥并不稳定,他们也不纠结,不争辩,也没有太大期待。
*题图来源于《变形金刚:超能勇士崛起》海报。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杜杜为化名。
1小时前
1小时前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 宋文泽
6月10日,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二天,上午举行了金爵开幕论坛。上影节的常客博纳影业老总于冬的发言再度引发关注。
此次论坛主要围绕新科技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展开,轮到于冬发言时,他表示,好莱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很多讲故事的好电影,到了2000年后因为讲故事的美剧、英剧的崛起,将好莱坞电影推向了注重技术,于是出现了超级英雄电影。
他说,中国电影现在正处在这样相似的分叉阶断,去年和今年出现了《人世间》《狂飙》《漫长的季节》这样优秀的剧集,这些讲故事的好剧集也将对中国电影造成冲击。
他表示,博纳正在拍剧集《长甘岭》,强化电影感,请刘伟强来导。
他表示,未来中国电影需要技术但更需要好故事,要回到经典好莱坞电影讲故事、塑造人物那个阶段,而不是拼技术,就是新技术也要为故事赋能。
他说,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的当家人都已经不是老板,而是年薪二千万美金的职业经理人,他们不能犯错,这使得续集当道,原创能力降低。中国还有那么多人文电影,还有创业的电影投资人在研发剧本,这是很可贵也值得鼓励的。
论坛结束,于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AI等新技术给电影带来了很大的变化,节省了成本 ,同时也给电影格式和放映带来变化,但新技术必须给好故事赋能,把故事讲好才是王道。
1小时前
1小时前
16天,4部影片,586张海报。
6月9日,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元宇宙体验路演中心电影海报展中特别增设的AIGC海报创作单元,经过16天的征集,共收到586张AIGC海报作品。经中国电影美术协会、阿里影业旗下橘子工作室及电影片方组成的专业评审会评审,有36张优质AIGC电影海报作品在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元宇宙体验路演中心中展示。
这是GPT概念火爆以来,中国电影行业“AI 电影”又一标志性事件,本次电影海报展设立AIGC海报创作单元,展示了行业拥抱AI的开放式态度。这也是阿里影业旗下电影物料公司橘子工作室首次对外展示其在AIGC领域的创作理念和应用成果。
国内电影节首个AIGC海报展引行业关注
GPT概念的市场热度居高不下,国内市场已经基于大模型赛道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,所有行业都在推动AI2.0时代的业务形态改革。在内容创作领域,“AI 影视”被市场认为是最快落地的行业之一。
AI逐渐成为电影行业关注的焦点,也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热点之一。由中国电影美术协会、物研所、阿里影业旗下灯塔及橘子工作室筹办的海上电影海报展,采用了线下 线上的双空间玩法,相比传统单一线下海报展的形式,首次开启元宇宙空间展的云上交互模式,并携手上海国际电影节发起AIGC电影海报创作大赛,创作者被邀请为《消失的她》、《断桥》、《龙马精神》、《野马分鬃》等四部电影进行AIGC海报创作。众多优秀的海报设计团队、设计师以及网友,通过AIGC技术创作电影海报,探讨艺术创作表达的多元化与无限可能。
(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电影海报展AIGC海报展区)
GPT概念的持续火爆引发了各行各业AI重构的广泛讨论,AIGC已经进入电影制作领域。对此,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延霄表示:“AIGC技术已经对电影行业产生促进作用,但其依然有很大迭代升级的空间。AIGC对于未来美学的定位,以及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概念都有很好的助力。作为设计者,需要结合自身的艺术判断力和美学来使用,要让技术和艺术相结合,从而将AIGC创作达到最高的境界。”
AIGC赋能影视行业
电影海报是电影宣发环节最常见的创作物料,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,2018-2019年,两年间1171部新片共计发布13304张海报,平均每部影片发布11张海报。2020-2022年间,三年间新片共计发布海报8425张,平均每部影片发布8张。而在实际宣发流程中,还包括在social媒体平台发布的各种营销类海报和剧照等场景,设计工作量十分庞大,AIGC的出现,无疑提升了创作效率,为海报制作和营销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
(橘子工作室AIGC海报左图设计师:小尹右图设计师:小任)
小尹是橘子工作室的一名设计师,使用AIGC制作电影海报已经有一段时间,对于AIGC的使用交互有自己的理解,经常会琢磨如何“投喂”AI以及人机互动环节prompt的技巧,感受通过prompt与AI的交流反馈机制以便让其更理解自己的诉求。小尹为《消失的她》创作的海报,画面90%以上的部分是AIGC生成,作为一个生产力工具,AIGC为其省去了大部分的执行时间,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留在了创意与构思上。“创意设计 语言训练师”,小尹给自己的工作有个新的定义。
“我们在多个项目上已经使用AIGC技术进行创意制作,AIGC在创意发散和执行提效上具有比较显著的优势,可以节约设计师大量的时间精力。”橘子工作室主理人王藤亮表示,“目前,橘子工作室已经全面引入AIGC技术的应用,一方面通过AI工具进一步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,另一方面,也希望利用AI的特性协助设计师,突破思维边界、碰撞出更多创意上的可能性。”橘子工作室诞生于互联网公司,对新技术应用一直有较为敏感的嗅觉,也是国内最早尝试使用AIGC技术进行电影物料创作的团队之一。
拥抱AIGC推进影视工业化
AI2.0的发展有望全面推进影视行业产业链升级,通过AIGC技术,可以大大提高电影制作和宣发的效率和质量,降低成本和风险。例如,通过AIGC技术,可以快速生成多样化的电影海报、预告片、剧照等物料,满足不同平台和场景的需求;也可以利用AIGC技术辅助电影剧本创作、角色设计、场景构建、特效制作等环节,提效同时增加创意和想象力。
AI是否会替代人同样是市场争论的焦点问题,对此,影视物料研究所设计师海瑞认为AIGC与人类更多是合作的关系:“AIGC技术可以极大提高制作效率和降低制作成本。同时也激发了创作者的更多灵感,让项目的视觉效果更出色。我们应该在实际项目中找到与这个伙伴更加默契的合作方式。”
“AIGC技术和影视工业化的结合,目的是提升各个链条的生产效率,内容创作领域,我们经常更偏重人的因素。科技以人为本,AIGC的发展目标不是替代人,而是通过降本提效,将人的生产力和创作力从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,能有更多的创作者将精力放在内容创作层面。”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表示,“AI的效率在于其确定性,人脑的魅力在于其创造性,内容产业需要确定性来降本提效,更需要创造性来探寻远方。”
(来源:中国经济网)
1小时前